事件生命週期

大多數 Storage Automated Diagnostic Environment 事件都是以運作狀態轉換為基礎。例如,在裝置狀態從線上變為離線時,就會產生運作狀態轉換。事件是由從線上至離線的轉換產生的,而不是由實際值離線所產生的。如果使用獨立狀態產生事件,則會永遠產生相同的事件。監視日誌檔時不能使用轉換,因此日誌事件可能會有較高的重複。若要將此問題減至最小,請將臨界值附加至日誌檔中的項目。

臨界值可以確保在特定時間期間內,必須發生最小數目的日誌檔項目,然後才會產生事件。Storage Automated Diagnostic Environment 也包含事件最大值 資料庫,可在同一個八小時的時間內,追蹤有關同一主旨所產生的事件數目。此資料庫可在沒有其他方法可選時停止產生重複事件。例如,如果交換器的通訊埠每幾分鐘就在離線與線上狀態之間切換一次,事件最大值資料庫可確保每八小時只報告一次狀態切換,而不是每五分鐘就報告一次。

事件通常按下列準則產生:

  1. 第一次監視裝置時,即會產生探索事件。此事件是不可執行的,且主要用於為 NSCC 設定監視基準。此事件將詳細說明儲存裝置的元件。探索之後的每一週都會產生稽核事件。稽核事件的內容與探索事件相同。
  2. 在主機或儲存日誌檔中發現相關資訊時,即會產生日誌事件。此資訊通常與儲存裝置相關,且將傳送給所有使用者。若已啟用,這些事件可以根據臨界值設定成可執行事件,然後使用 Net Connect 提供者傳送出去。
  3. 在軟體偵測到設備報告的內容已變更、測試裝置,以及將報告與上次的設備報告(產生時間通常為幾分鐘之前)進行比較時,即會產生事件。StateChangeEvent 與 TopologyEvent 類別可表示所產生的大多數事件。
  4. 如果可能的話,Storage Automated Diagnostic Environment 主要代理程式會將事件結合,以產生聚集的事件。

    備註: 聚集事件以及需要服務人員採取動作的事件(稱為可執行事件),也稱之為警示

相關主題